龍生九子不成龍
*~*~*~*~*~以下是關於龍的分隔線~*~*~*~*~*
龍,在中國歷代相傳得資料中說,牠是神靈之精,四靈(龍、鳳、麟、龜)之長。
一般世俗的說法:
龍的身上有鱗片的的叫做「蛟龍」
有翅膀的叫做「應龍」
頭上有角的叫做「虯龍」
沒有角的叫做「螭龍」
沒法升天的叫做「蟠龍」
喜愛水的叫做「蜻龍」
喜愛火的叫做「火龍」
愛好鳴叫的叫做「鳴龍」
愛好戰鬥的叫做「蜥龍」
這群龍當中,虯龍是龍的首領,牠能發號施令,率領群龍興雲下雨,救助蒼生,是民間祈雨避邪的神靈。
*~*~*~*~*~以下是關於龍生九子的分隔線~*~*~*~*~*
這才是↓重點阿
「龍生九子」是古人的傳說
傳說龍生九子不成龍,九龍子性情各異,各有所好。九子就是霸下、螭吻、蒲牢、憲章、饕餮、蚣蝮、睚眥、狻猊、椒圖。可以在宮殿、廟宇或是畫稿、建築、家具、衣料等器物上,見到牠們的蹤影。
第一子贔屭(ㄅㄧˋ ㄒㄧˋ),一名霸下,形似龜,好負重,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來。像台南赤崁樓前,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「石龜御碑贔」,雖然雕作寫實的龜形,但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,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(就是龍頭龜身啦)的模樣。
【其他資料:也稱龜趺。形狀像烏龜,好負重。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。人們在廟院祠堂裏,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。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。 】
第二子螭吻,又稱蚩吻、鴟吻、鴟尾、嘲風,形體似獸,習性好張望或好險,成為今日廟宇殿頂、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、殿角的走獸,也可壓火災
【其他資料:也叫鴟吻、鴟尾、好望,等。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,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,也喜歡吞火。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,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,虬尾似鴟鳥,也就是鷂鷹,能噴浪降雨,可以用來厭辟火災,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、殿脊、屋頂之上】
第三子蒲牢(ㄆㄨˊ ㄌㄠˊ),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,性好鳴叫,成為今日鐘上的獸鈕。又傳說蒲牢畏懼海上大鯨,鯨擊蒲牢,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。所以想要鐘聲宏亮,就作蒲牢於鐘面上,刻鯨形的木槌去撞它。東漢班固〈東都賦〉有「於是發鯨魚,鏗華鐘」的文句。後來,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,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「超凡入聖」的意思。
【其他資料:形狀像龍但比龍小,好鳴叫。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,平時最怕的是鯨魚。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,蒲牢就大叫不止。於是,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,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,以其撞鐘,求其聲大而亮。】
第四子狴犴(ㄅㄧˋ ㄏㄢˋ),一名憲章,形體似虎而有威力(一說好訟),所以立於官衙門扉或牢獄的大門上。
【其他資料:又叫憲章。相貌像虎,有威力,又好獄訟之事,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。虎是威猛之獸,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獄的威嚴,讓罪犯們望而生畏。】
第五子饕餮(ㄊㄠ ㄊㄧㄝˋ),好飲食,所以立於鼎蓋,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。
【其他資料:形似狼,好飲食。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。由於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,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。饕餮還作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,稱作饕餮紋。】
第六子蚣蝮(ㄍㄨㄥ ㄈㄨˋ),性好水,所以立於橋柱;一作帆蚣,好飲。
第七子睚眥(ㄧㄞˊ ㄗˋ),性好殺,所以立於刀環等兵器上。
【其他資料:相貌似豺,好腥殺。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。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,所謂“一飯之德必償,睚眥之怨必報”。報則不免腥殺,這樣,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。】
第八子金猊,又稱狻猊(ㄙㄨㄢ ㄋㄧˊ),形體似獅,性好煙火,因此立於香爐兩旁,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。
【其他資料:又稱金猊、靈猊。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,所以形狀像獅,好煙火,又好坐。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采。 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,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,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。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"無畏的獅子"之喻,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,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。】
第九子椒圖,又稱椒塗,形體似螺蚌,習性好閉,所以立於大門舖首。
【其他資料:形似螺蚌,好閉口,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,或刻畫在門板上。螺蚌遇到外物侵犯,總是將殼口緊合。人們將其用於門上,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,以求安全吧。】
民間對於「龍生九子」的順序和名字有不同版本
在其他一些資料裡是這麼說的:
『第六子囚牛: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,好音樂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,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,彝族的龍頭月琴、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。』
*
除此之外,我發現阿
台灣的說法和大陸還是有些出入
尤其是在順序上
版本一
(1)囚牛(2)睚眦(3)嘲風,平生好險,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(4)蒲牢(5)狻猊(6)贔屭(7)狴犴(8)負屭(龍生九子之一,身似龍,雅好斯文,盤繞在石碑頭頂)(9)鴟吻,平生好吞,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
版本二
(1)贔屭(2)鴟吻,能吞萬物,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脊,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吞脊獸(屋頂兩邊的大獸)(3)椒圖(4)麒麟,不畏火焰,被用做避火神獸,放在重要建築門前。(5)睚眦(6)螭首,能吞江吐雨,負責排去雨水,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排水獸。(7)嘲風,飛檐走壁,負責警衛工作,就是現在所見到的屋頂翹角上的小獸。(8)蒲牢(9)囚牛,能通萬物之言,辨別聲音,因此被放在了樂器的頭部,就是我們現下所見到的樂器獸頭。
*~*小小分隔線*~*
看了一堆網路資料
我覺得在螭吻跟嘲風這裡有點混亂...
到底一不一樣咧???
大混亂阿~
*~*小小分隔線1*~*
若包括這九子在內,龍的形象可以說是變化多端,運用於建築、器物的裝飾範圍,極為廣泛。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跟龍有關的怪物,例如龍首魚身的鰲魚、龍首鱉身的黿以及其他龍首人身、龍身人面、馬身龍首、龍身鳥首等等怪物,無不顯示了龍已成為中華文化圈裝飾形象之主題。
*~*小小分隔線2*~*
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,九個兒子都不成龍,各有不同。所謂“龍生九子”,並非龍恰好生九子。中國道統文化中,以九來表示極多,有至高無上地位,九是個虛數,也是貴數,所以用來描述龍子。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,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,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。
*~*小小分隔線3*~*
有的說法還把螭首、麒麟、朝天吼(犼)、貔貅也列入龍子之一。
‧螭,或螭首,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,嘴大,肚子能容納很多水,在建築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裝飾,稱為螭首散水。
‧麒麟,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。雄的名麒,雌的名麟。麒麟的形狀像鹿,尾似牛尾,麒有獨角,麟無角。中國古代用麒麟象徵祥瑞。現下普遍認為麒麟就是長頸鹿。
‧犼,俗稱為望天吼,朝天吼,傳說是龍王的兒子,有守望習慣。華表柱頂之蹬龍(即朝天吼)對天咆哮,被視為上傳天意,下達民情。又有文獻記載,觀音菩薩的坐騎即為“朝天吼”。
‧貔貅(ㄆㄧˊ ㄒㄧㄡ)又名天祿、辟邪。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,龍頭、馬身、麟腳,形狀似獅子,毛色灰白,會飛。貔貅兇猛威武,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,阻止妖魔鬼怪、瘟疫疾病擾亂天庭。
古時候人們常也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。它有嘴無肛門,能吞萬物而從不瀉,可招財聚寶,只進不出,神通特異。現下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。
*~*小小分隔線4*~*
另外還有說嘲風、囚牛、負屭並非九子
取而代之的則是
饕餮、蚣蝮、椒圖
p.s.一直想要不要打出來,還是打出來好了,雖然一直找不到確切解釋
在找網誌時,出現一堆簡體字網站
在部分敘述的文字裡
一直看到
他們把"蚣蝮"稱為「趴蝮」(ㄅㄚ ㄒㄧㄚˋ)跟「虫八虫夏」
第一個字應該是錯的第二個才是對吧...看他的發音
(所謂有邊讀邊沒邊唸中間嘛)
轉貼至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iwerty/2241685
大聲吶喊
- Aug 09 Sat 2008 17:12
轉貼-龍生九子皆不成龍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